工作室原本處於紙上談兵階段,一趟京阪旅行後回來大改設計後定案完工,
從沒嘗試過的日式設計,是個挑戰、也希望設計工作能保有突破及創新~~
建案:竹北後火車站店面
成員:苑茂室內設計工作室
對工作室一直有不同的幻想及風格的設定,
做設計工作最有趣味的地方,是同一個盒子,可以裝進完全不同的物品,
沒有最好的選擇,只要符合喜好與用途,就是適合自己的空間~~
也因平常的天馬行空,當有了屬於自己的空盒,便什麼都想裝進去,
結果當就是沒辦法放入任何東西,因為每個都是上選,
一趟日本行後,讓我對日本充滿回憶與想法,
於是乎進行已久的工作室藍圖,因此方向大轉彎,
也實驗性的挑戰從沒想過的工作室樣貌,就此完成~~
Design by Jack/Photo by 林明傑攝影 工作室(WJ PHOTO STUDIO)
圓窗、格柵、實木壁板都是我對京都裡老房子的印象,
索性就將元素運用在工作室裡~~
舊透天樓高3米6的優勢,在建材室上方新增閣樓區域,增加雜物收納區塊,
也為工作室增添視覺高低層次~~
在會議區通常功能為座位區,利用習慣高度落差,
上方新增閣樓不造成壓迫,更有視覺、收納輔助~~
拍攝當天還是手忙腳亂整理了一下,留下很髒的褲子照片,
座面底台仿傳統日式住宅地樑,有隔絕濕氣及溫度的意義~~
門面以整塊杉木坐檯,當初還是出動吊車搬進來,希望溫潤質感,
讓室外也能有逗留的空間,辦公閒暇之餘,也能在戶外做心情的轉換~~
由外往內看,最內部使用深黑色壁紙做出對比,
金色紋路點綴,讓視覺景深能拉至最內部~~
東京百年燈籠店,手寫的燈籠幫工作室增添了歲月復古感,
鐵件外框裝飾讓視覺更具焦~~
日式傳統居家玄關會有的土間,讓平日進出及置物有緩衝區,
方便整理及雨天潮濕雨具擺放~~
實木懸樑也是傳統木造建築常有的結構,運用在工作室也加強視線帶往高處,
讓不大的工作室因高度降低壓迫感~~
台中訂製的琉球蓆榻榻米,剛放進工作室一股天然馨香飄散,
也希望員工客戶能有歇息的一角~~
舊屋格局為斜角,兩支水泥樑也呈現非平行的角度,
也運用數支平行天花板裝飾木懸樑,修正視覺成較方正的格局~~
大面木質可能會造成某些程度的壓迫感,用裁切剩料做成的圓鏡,
讓視線透過對牆,材質對比、視覺更有趣味~~
左側放上遊京都時的街道隨拍,幫工作室仿日式設計增添視覺印象。
這工作室最大賣點,盪鞦韆,其實是為了小朋友設的,
也希望員工工作之餘,能在擺盪裡放鬆壓力~~
樓上的腳踏車是國中時回憶,但也年久失修,成了我的展示品~~
工作室高度夠,新增氣窗,讓夏天炎熱空氣可由上方散出,
冬天也可在下方不開窗時仍有對流~~
整面的實木企口板由玄關延伸至最內,木工將板材裁切固定後,
最原始的材料也能呈現視覺力量與線條~~
利用上樓梯前空間,架高地板是個小舞台,有機會也希望是團隊發表意見的好地方~~
小小工作室歷經兩年設計,半年施工,聽起來很不符合邏輯,
總結是,自己跟自己溝通果然是最難的!!
留言列表